
快到三十歲,卻還不曾真正了解愛情的故事
斷開仇恨的連結,連上愛的頻道。
文學短篇

✦ 夾在兩個靈魂之間的心 ✦
我從未想過,一個應用程式能如此迅速地打開心門。Tinder 一開始只是出於好奇,手指輕輕滑動,左一下、右一下,沒多久,兩個截然不同的人便闖進了我的生活——或者說,闖進了我的腦海。
我是在連續的兩天認識他們的,就像宇宙故意在考驗我:兩種不同的連結、不同的美麗、不同的能量。而我……我正在尋找一段認真的關係,真實的東西。可是,這兩次相遇卻把我丟進了一個至今還無法完全解讀的情感交叉口。
第一位二十九歲,我二十八歲。他是阿根廷人,我是中美洲人。受過良好教育、做事有條理,是心理學家,也是老師,有碩士學位,眼神深邃。那是種知道自己是誰的男人,他的話語來自理性,也來自對社會創傷的感受。他對事情非常認真,尤其是涉及 LGBTQ+ 社群時。他能夠保持外交辭令,但也明顯看得出,他的感受隨時在皮膚表面翻湧。他幾乎尊重一切——除了當你提出的事與他認定的「恰當」相違背時。
外型上,他很有吸引力:頭髮和我一樣捲,眼神堅定地迎向你。只是,我得承認,他的身材並不是完全吸引我的類型——臀部不算飽滿,而我……對這方面很沒抵抗力。但他的存在感很強烈。第一次見面時,他就非常親近,非常「愛碰觸」,彷彿急需愛的溫度。我們甚至談到關係的可能、彼此喜歡的東西(不是性方面的),談到經歷負面事情後能一起做些什麼。但當氣氛似乎要升溫時,我們卻道了別。
我回家後,不禁懷疑這一切是否真實,還是只是一場優雅的遊戲。我渴望被愛、被尊重(至少不是一開始就滿是挑逗 😉),而不是被推向一段尚未成形的關係。
隔天,我遇見了第二個人。
他才十八歲,今年就要滿十九了,完全不同。
委內瑞拉與日本的混血,皮膚柔嫩得像沙灘上曬過的防曬乳,唇形漂亮,身材修長。他走路帶著一種自由的陰柔,不去掩飾。聲音柔美,帶著女性化的高音,就像一個恰到好處的高音音符。他愛調情,但不低俗;纖細卻不怯弱;帶著「我很特別,而且我知道」的氣質,雖然不常明說。
他說自己在上大學,也在一間酒吧餐廳工作,還要幫忙照顧弟妹,因為幾乎見不到父母。他沒有等我提問,就主動分享他的故事。他喜歡講話,就像我一樣。我們都喜歡用言語描繪自己。

在他的工作場合,我看到他跟所有人打招呼,看起來像是店裡的紅人。但仔細觀察後,我發現一件事:很多招呼都是他主動發起的,有些人熱情回應,有些人只是禮貌應付。我想:不是每個人都愛他,而是他確保自己不被忽視。
我喜歡他的光芒與柔和。但我也想:他很漂亮……很多人都會這麼覺得。而我,夠嗎?
有一天他會選擇我,還是會為了更帥、更壯、更有線條的人離開我?
我只是他生命中的一個括號嗎?
這個十八歲的男孩,比起第一位,更讓我心裡惦記。儘管我並不喜歡他的聲音——對我來說太過「優雅少女」——但他的皮膚、笑容、年輕、能量……給了我更深的印象。
然而我也覺得他有些膚淺。他喜歡被看見、被認可。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對深層的連結感興趣,還是只是想被欣賞。而我,雖然也有一點虛榮,卻不是這樣的人。我不想要一段只有外表的愛。
回到第一位,有件事比我想像的更令我難過。我邀他去一個對我很重要的地方——一個同志空間,讓我能自在地做自己,無需解釋。他拒絕了,說那種地方是和朋友去的,要買酒或啤酒才行。他沒明白,那不是酒精、不是派對,而是氛圍、是象徵。
我想分享一個屬於我的親密世界,但他優雅卻缺乏同理地關上了門。

這讓我想到未來。如果有一天我不想牽他的手,他會生氣嗎?會讓我因為不想肢體接觸而感到內疚嗎?
而對於十八歲的男孩,我反而覺得不會發生這種事。他會理解我說「現在不要」的意思,會給我空間。
但在他身上,我有另一種恐懼:他會不會厭倦我?我會不會不夠被渴望?他會不會毫不掙扎地取代我,因為他有青春、外型與注意力,足以輕易做到。
於是問題擊中我:和誰在一起,我更像自己?
殘酷的答案是:兩個人都讓我感到像自己,但方式不同。
和一個人在一起,我感到思想被挑戰;和另一個人在一起,我感到情感被看見。
和一個人,我覺得能建造未來;和另一個人,我能開懷大笑。
和一個人,我怕被逼迫;和另一個人,我怕被取代。
而我……我只想要一段真實的愛。
不是完美的,不是理想化的,而是真實的。
我想要一段能讓我笑、讓我哭、讓我渴望、讓我猶豫而不必覺得被審視的關係。我的本質不能被拿來談條件,肢體接觸不該是義務,我的存在方式應該被讚美,而不是被修正。
或許這兩個人都不是那個人。
又或者,我現在更需要記住:我在外面尋找的愛,只有在我不放棄自己的情況下才值得。
我在找一段認真的感情,沒錯。
但不是那種會抹去我的感情。
所以,在這兩個人之間,至少現在……我選擇我自己。
